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重庆高考 > 文章正文
 
湖北重庆07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传递了什么信号
2007-4-17 9:37:00 来源: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刘粤平 【字体:小 大】

  据报载,今年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报名湖北9年来的人数首次下降,而重庆呈现“总人数微升,普通高校报名人数下降”的新现象。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介绍,与普通高校报名人数下降相反的是,职业高中、中专、技工校毕业学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人数较去年增加了7%。

  虽然,今年全国范围的高考报名人数又创了新高,但湖北和重庆报名人数的下降却透露出一些端倪:一方面,因适龄人口高峰周期变化所致,报考人数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连续多年的扩招造成的影响已促使部分学生家长理性反思对高等教育的选择。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高校扩招,短时间内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提前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绩有目共睹,不可否认。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其间,难以避免要产生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如何妥善处理规模效益与教学质量的关系?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教育资源普遍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学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内一些知名院校较早意识到这一矛盾,几年前就适当地控制了招生规模。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一些高校,把扩招当成一次难得的资本原始积累,大搞“圈地运动”,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他们全然不顾教育教学质量,不考虑专业结构的及时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师资队伍、教材、教学实验设备等的积累与完善。而就业观念和专业设置等原因所造成的学生就业难,必然致使社会和低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进行反思、评估和重新的选择。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我们不否认普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主要形式。但在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要注意统筹、协调发展,不能厚此薄彼。这不仅是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也是有限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情的必然选择。就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而言,大体可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含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校远程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办高等教育等几种形式。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性不可能仅靠普通高等学校去完成,普通高等学校也不可能独自完成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战略构想。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实现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衔接互认,避免学生学习经历和教育资源的浪费,需要我们对制度层面的精心设计。总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着普通高校。这是远远不够的。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